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文旅新探丨厦门鼓浪屿:艺术荟萃的“琴岛”之旅

文旅新探丨厦门鼓浪屿:艺术荟萃的“琴岛”之旅

2025-07-19 11:57:28 [知识] 来源:晴影菲庭站

新华社厦门4月28日电。琴岛 题:厦门鼓浪屿:艺术荟萃的文旅“琴岛”之旅   。

新华社记者颜之宏。新探

“哇!丨厦弹得太棒了!门鼓”一曲《a小调幻想曲Leaf》完毕后,浪屿旅人群中响起一阵喝彩声,艺术6岁的荟萃演奏者今阳也礼貌地回身向围观的市民游客称谢。由市民游客自发进行钢琴即兴表演的琴岛一幕,在厦门鼓浪屿上经常呈现。文旅

有“琴岛”之称的新探鼓浪屿,在全岛摆放了多架同享钢琴,丨厦只需在微信大众号上免费预定,门鼓就能在美景的浪屿旅簇拥下,享用在人群中演奏的艺术兴趣。

循音打卡,现在已成为一部分音乐爱好者屡次登临鼓浪屿的重要原因。

从汇丰银行第宅原址到日光岩天风阁,从菽庄花园到鼓浪屿音乐厅,8个同享钢琴演奏点和3个音乐会客厅简直包括了全岛的经典景观念位。“咱们今日总共打卡了3个点,后续还会接着把所有点位都打完。”今阳小朋友的母亲黄女士告知记者,鼓浪屿以琴出名,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练琴,而且得到交游游客的赏识和祝愿,自身便是一件美好的事。

6岁的演奏者今阳小朋友在鼓浪屿用同享钢琴演奏。新华社记者 颜之宏 摄。

“琴岛”的音乐魅力也衔接古今,让游客沉溺式感触“穿越时空”而来的音符。

在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内,“卡萨翁700”管风琴在灯光照射下,宣布着诱人的魅力。作为亚洲最大的管风琴,它历经近两个世纪的年月洗礼,经工程师们的修正后如重焕活力的长者,伫立着等候赏识它的人们。

在动听的《d小调托卡塔》琴声中,场内的市民游客无不宣布惊叹。“我这次是专门来录制管风琴演奏的声响,回去放给学音乐的孩子渐渐品尝的。”来自四川的游客蒋女士飞越千里,只为倾听这个“百岁老人”的独奏。

“管风琴阅历了从机械式到气动式,再到电子的演化进程,工程师们至今仍在探究改善。”在鼓浪屿的景点八卦楼内,一场独具匠心的管风琴修正课正式开讲。

面临现场上百名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观众,管风琴首席修理师刘嘉杰正在解说怎么修正陈旧的管风琴。也正是他,与十多个国家的40多名工程师一同,耗时四年修正了“卡萨翁700”管风琴。倾听的人群中不时有人举手提问,稠密的学术气氛充溢全场。

游客在八卦楼内了解管风琴的作业原理。新华社记者 颜之宏 摄。

古典与现代融合,现在的鼓浪屿依然演出着艺术的交错融合。

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延平戏院,曾在鼓浪屿作为“世界社区”一角时扮演重要人物。两层楼房内,一层曾是闽南地区最现代化的菜市场,而二楼则用于平话、演艺和播映电影,可谓是前期的“商业综合体”。

在今年春节期间,具有稠密闽南特征的提线木偶戏、高甲戏和南音展演在此轮流演出,市民游客可以在此观戏品茶。“文艺荟萃的鼓浪屿又回来了!”一些年长的岛民不由感叹。

在鼓浪屿外国文物馆,“我国龙与法国百合花”的艺术奇遇展招引了很多观众停步欣赏。在这座19世纪完工的修建内,陈设着多件表现清康熙时期中法宫殿沟通的展品。从搪瓷彩瓷器到西洋药油,再到充溢规划巧思的怀表,每一件展品都在静静叙述中西方文化艺术融合的故事。

“没想到路易十四国王和我国皇帝还有这样一段往来前史,的确太精彩了。”一位法国游客一边倾听解说,一边摁下快门,定格这些前史上的风趣瞬间。

游客在鼓浪屿与钢琴模型合影。新华社记者 颜之宏 摄。

“鼓浪屿见证了近200年来东西方文化艺术的磕碰沟通,今日的鼓浪屿,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底色,也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创意。”鼓浪屿管委会主任林跃锋说,跟着“五一”小长假和暑期旅行顶峰的到来,鼓浪屿将持续打造沉溺式艺术之旅,让登岛的市民游客可以在“老景点”里体会更多“新鲜事”。

(责任编辑:探索)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