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郧阳区:秸秆还田“包袱”变“财富”

郧阳区:秸秆还田“包袱”变“财富”

2025-07-19 14:27:22 [综合] 来源:晴影菲庭站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张越、包袱赵盼)眼下正值夏收关键期,郧阳针对山区小地块农田散布散、区秸斜度大、秆还机械化作业难的田变特色,郧阳区活跃推行秸秆腐熟还田技能,财富破解农作物秸秆处理难题,包袱下降大众农业生产本钱,郧阳让“田间包袱”转化为农人增收的区秸“绿色财富”,完成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高”。秆还

日前,田变在大柳乡金堂村一处田埂上,财富山里山外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书国正向乡民们现场演示秸秆堆沤腐熟还田操作细节,包袱向乡民解说技能关键和注意事项。郧阳

大柳乡不少农田因地块小、区秸散布散、斜度大,难以完成机械化破坏还田,人工收割后的秸秆面临着“燃烧违规、转移费工、离田本钱高”的窘境。郧阳区乡村动力服务中心量体裁衣,以“合作社+农户”形式为载体,对可机械化作业的地块,选用“低茬收割+秸秆破坏直接还田”,对小地块、山地农田推行就地堆沤腐熟还田,不只省去了秸秆离田的运送和人力本钱,还让秸秆在田间地头就能“变身”富含有机质的肥料。乡民张成群说,村里的农田都是小地块,庄稼只能人工收割,割完麦秆燃烧会污染环境。现在把秸秆放在田边,作腐熟处理,再次使用,既省肥料又环保。

据了解,秸秆堆沤腐熟还田不只能“省钱”,更能“养地”,改进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至10%,每亩地每年可削减化肥使用量5%以上,有用促进农业绿色循环。山里山外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书国介绍,到现在,合作社现已累计在大柳、城关、青曲、柳陂、谭家湾等6个城镇施行秸秆腐熟还田,累计消纳处理小地块农作物秸秆100余亩,合计50余吨。

郧阳区乡村动力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明,将继续打造秸秆科学还田示范点,继续标准推行经历做法,完成秸秆资源变废为宝、循环使用。

(责任编辑:休闲)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