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新华走笔丨倾慕“香格里拉”

新华走笔丨倾慕“香格里拉”

2025-07-19 06:58:22 [探索] 来源:晴影菲庭站

悠远而隐秘、香格里拉纯洁而奇特、新华丰厚而调和……提起香格里拉,走笔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丨倾注解。与此同时,香格里拉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华看望者又有一个一起的感触——这儿好像“世外桃源”。

香格里拉,走笔藏语意为“心中的丨倾日月”,地处滇、香格里拉川、新华藏大三角交汇地带,走笔是丨倾“滇藏茶马古道”要冲。这儿具有“香格里拉”“三江并流”“茶马古道”三张闪闪发光的香格里拉手刺,素有“天然高山生物园”的新华美誉。长篇小说《消失的走笔地平线》中,称这儿是安静吉祥的净土。

韶光悠悠,无数人循着心里的呼喊,来这儿看望“香格里拉”。

沿着公路一路攀升,抵达海拔约3300米处,视觉恍然大悟。“雪山为城,金沙为池”的建塘草原向四周铺展,中部是耀眼的高原明珠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周围多座雪山熠熠生辉,层层叠叠的森林苍翠静寂,珍珠般散落的湖泊映照着朵朵白云。

2025年3月6日,游客在普达措景区拍摄纪念。新华社记者浦超摄。

融雪山、草原、湖泊、森林为一体的普达措景区树立旅行反哺社区机制,村庄也是景区的一部分。洛茸乡民小组乡民卓玛七林家的藏式房子、山林牧场、马匹牦牛,乃至放牧、栽培等出产生活方式都成为外来游客能够体会的“景点”。乡民们不再砍树打猎,转而成为景区生态的维护者;纳帕海湿地是留鸟休息越冬的天堂,斑头雁、黑颈鹤等鸟类就在村子周围清闲寻食;石卡雪山绵亘不绝,与草原、湖水、村庄、城市构成了一幅七彩画卷……。

清晨,温暖的阳光透过雪山,照射着独克宗古城。独克宗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纽带,已有1300多年的前史。当年建城时,工匠以当地一种白色黏土作为涂料,把民居外墙涂成白色。夜晚,银色的月光下,白色的古城格外动听,人们便将古城称为月光之城。

这座没有围墙的古城群山环抱,融入美丽的天然画卷。登高而望,古城内路途、藏式民居大多以大龟山为中心向五湖四海呈放射状,形似怒放的八瓣莲花。为维护香格里拉民族文明的精华,再现滇、藏“茶马古道”上经济、文明融合会聚的富贵现象,当地近年来安排进行恢复性建造,从前的荒芜破落,以朝气蓬勃、风情浓郁的古城展现在游客面前。

青石板上,嗒嗒的马蹄声早已远去。可每一次走进独克宗,仍然能够触摸到千余年前年月的温度。石板路两旁,散布着传统的藏式民居,多为二层土木结构,土掌平顶或人字木板顶,属地道的高寒坝区藏族民居,被人们称为“硬质化了的帐子”。透过层层叠叠的檐角,远处的雪山不时映入眼帘,迎面吹来的风,新鲜洁净。

这是座活着的古城,民居院子古意盎然、极富藏家特征。百年老屋内,人们起居如常,酥油茶香气四溢。一些“修旧如旧”准则下改造的客栈、工艺品店等仍然充盈着陈旧的民族风情,那些身着藏式服装的年青人在古城四处“旅拍”,轻盈的身影、爽快的笑声成为古街老巷中的新节拍。

2025年3月6日,游客在独克宗古城里体会画唐卡。新华社记者浦超拍摄。

藏公堂室内墙上尚保存有清代藏族演员所绘岩画,线条流通,色彩艳丽,兼收藏族、汉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的绘画特色,是文明融合的模范;布诺手艺皮雕文明艺术馆展现藏族传统皮雕文明,店肆门口近百年前史的老马鞍诉说着茶马古道的旧事;松林藏香非遗传承馆的藏族汉子向巴江参用心用情守护着藏香的气韵漫长;在独克宗古城金龙社区非遗体会中心,新加坡游客罗旖瑄已接连两天在这儿学习,画唐卡的进程可让她心静下来,悄然与香格里拉对话;情同一家亲,同饮一池泉流,同唱一首欢歌,70岁的杨玉成一家人有4个民族,我们关系融洽,这是整个香格里拉多民族调和同处的缩影……。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香格里拉,每一个香格里拉背面都有长久的文明根脉。”迪庆州文明学者李钢说,香格里拉是座超凡脱俗的美丽城市,也是文明融合、联合调和之地,更是许多游子的乡愁地点。

太阳最早照射的当地,是东方的建塘;人世最殊胜的净土,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这陈旧歌谣中的语句是香格里拉诗意的描写。现在,每一个来到这儿的人,都被温顺相拥,也倾慕拥抱雪山、森林、文明以及“诗和远方”。(王长山 浦超)。

(责任编辑:热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