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日 单日超2万人次搭乘光谷空轨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冯袁玥 通讯员栾冰。假日
5月2日,单日搭乘武汉光谷空轨以打破2万人次的超万成果,创单日客流前史新高。人次这是光谷本年继2月1日的1.86万、4月5日的空轨1.91万之后,再次改写最高纪录。假日
这条国内首条悬挂式单轨线路,单日搭乘自2023年注册以来,超万光谷空轨凭仗“人在空中游,人次景在脚下飞”的光谷共同体会继续“火出圈”。五一假日,空轨跟着AR体会、假日人形机器人上岗打工,单日搭乘再次以真假交错的超万奇幻之旅改写技能含量,成为武汉“科技游”的金字招牌。
回溯2023年9月26日,我国首条空轨线路“光谷光子号”正式注册运营,标志着光谷在悬挂式单轨范畴实现从“零”到“领跑”的打破。这条全长10.5公里的线路沿光谷生态大走廊布设,串联九峰山、龙泉山等生态景观,270°全景车窗规划让乘客“仰视蓝天白云,仰望绿水青山”。全自动无人驾驶、飞轮储能节能技能、人脸识别无感通行等立异使用,为乘客带来丝滑出行体会。
光谷空轨问世即火,首日敞开便有游客和市民争相尝鲜。天津游客小杨感叹:“它必定能为武汉招引更多游客、留住更多人才。”家住光谷的李女士骄傲道:“这是归于光谷的风景线。”空轨的“一站一景”规划也引发热议:高新大路站如古亭静立,高新二路站造型为光谷云桥,九峰山站似展翅之翼,穹顶由1280块曲面玻璃构成。
下周此刻的5月11日,正是光谷空轨举办试乘活动的两周年纪念日。不到两年时刻,光谷空轨多次全球出圈,招引海内外游客竞相打卡。1月29日大年初一,印度博主Hemand在高新大路直播空轨的新年烟火气:“空轨比地铁更先进,这是武汉科技实力的硬核标志!”赏樱季期间,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大型入境团特地体会光谷空轨、无人驾驶轿车等项目,惊叹“武汉才智出行超出幻想”。英国博主Jason拍照的空轨视频在外网已取得百万播映。
五一假日,光谷空轨再次上新科技体会。推出AR剧目《生态幻景》,游客戴上特制眼镜,虚拟蝴蝶、祈愿树、锦鲤池塘等场景与实际融合,科技画卷在空轨沿线缓缓打开。互动游戏“万象灵珠”“无限机域”招引亲子家庭打卡,呆萌导游“青青鸭”带领孩子们沉溺式探究真假国际。两台人形机器人身着银色战甲迎候游客,镜面人与机械共舞的扮演更添未来感。工作人员介绍,空轨AR体会项目将在五一后常驻,节假日和周末延伸运营时刻。
从凌空飞行的列车到虚拟实际的奇幻之旅,光谷空轨的每一次打破都折射出这片立异高地的基因。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蔡新元点评:“光谷勇于将杂乱技能集成于日子场景,点缀城市夸姣。”北京长城战略咨询专家赵荣凯以为,空轨的火爆印证了光谷“为新事物生长供给丰厚场景”的气魄。
跟着光谷空轨的热度攀升,串联沿线多个场景“跟火”:光谷马蹄莲大厦、华工激光科技馆展厅、光谷广场大转盘、“大白”有轨电车等多处,工作日是繁忙的打工人,节假日是尝新的八方客,科创高地的武汉光谷已被贴上科技游文旅目的地的标签。
(责任编辑:百科)
-
北京风力超9级轨道交通地上区段将停运,地铁客服:将依据风力状况采纳办法
极目新闻记者 曹雪娇。4月10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近10年来首个劲风橙色预警,估计4月11日下午至13日白日,北京西部、北部山区将呈现11级至13级瞬时阵风,平原区域阵风可达9级至11级。据北京市交通 ...[详细]
-
本年2月5日,两名科考队队员在广西百色市田阳区的一个岩洞内潜水时失联,后经当地公安、应急、消防、急救等多部分长达69个小时的联合搜救,终究成功将失联队员解救出来。从现在揭露的报导和所知材料来看,此次救 ...[详细]
-
据网络途径数据。到4月17日。2025年度大盘票房含预售)。251.38亿元。居全球榜首。本年,你都看了哪些电影?还有一个好消息。超多观影福利。来了!4月18日。国家电影局、中心广播电视总台。在北京发 ...[详细]
-
人类选手和人形机器人选手。一起跑马拉松?这个电影里都没演过的场景。4月19日在北京亦庄街头实在演出。万众瞩目之下。北京人形机器人立异中心的。“天工Ultra”。在20支机器人参赛部队中锋芒毕露。它以2 ...[详细]
-
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汉泽、郭晓明、时龚、胡雨薇)4月10日,距2025十堰马拉松鸣枪还有三天时刻,一大早,来自各地的参赛选手在十堰奥体中心领物现场排起了长队。“当年我乘坐春风车上战场,现在我用春风代步车 ...[详细]
-
这是你心中的河南滋味吗:浓郁辛香,“胡辣”领先?汤醇味浓,牧野长歌?是咬开流出的山河滋味?充溢想象力的“化果为酱”?仍是传承千年的温暖药方……。三餐焰火暖,四季皆安定。央视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 ...[详细]
-
据网络途径数据。到4月17日。2025年度大盘票房含预售)。251.38亿元。居全球榜首。本年,你都看了哪些电影?还有一个好消息。超多观影福利。来了!4月18日。国家电影局、中心广播电视总台。在北京发 ...[详细]
-
陪跑员跟在机器人后边紧螺丝 1.2米“小朋友”憾负1.8米大高个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姚赟 曹雪娇。4月19日,在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上,天工队选手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果夺冠。据了解,天工队是最早确认参赛的部队。竞赛中,20支部队依照 ...[详细]
-
专访丨技能赋能媒体立异开展 东盟可学习我国经历——访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主席黄振威
新华社吉隆坡4月10日电。专访丨技术赋能媒体立异开展东盟可学习我国经历——访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主席黄振威。新华社记者王嘉伟毛鹏飞汤沛沛。“‘悟空’横空出世,‘哪吒’备受瞩目。这些我国古典故事中的代表性 ...[详细]
-
《武汉文脉》第一批效果发布—— 为江城留住根脉 让市民记住乡愁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韩晓玲。通讯员 胡新 朱金波。4月9日,《武汉文脉》交融出书工程第一批效果在武汉发布——7种21册图书已正式出书,包含5种田方志和2种专志。这标志着武汉有史以来规划最大的文献收拾与研 ...[详细]